—— PROUCTS LIST
從數(shù)據(jù)到?jīng)Q策,B細胞亞群報告如何指導臨床,關鍵指標數(shù)據(jù)有哪些?

那么,如何通過B細胞精細分型精準評估免行疫狀態(tài)、預測疾病進展并指導個體化治療?本次講座將為您揭曉答案!本次課程,丁香園特別邀請到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院檢驗科副主任技師、免疫學組組長安哲,為大家?guī)?/span>「B細胞精細亞群檢測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應用」主題課程,點擊下方海報報名學習~
▼ 掃描海報二維碼鎖定直播間 ▼

直播期間特設調(diào)研環(huán)節(jié),完成并提交,即有機會獲得資料包《流式細胞術B精細亞群臨床應用手冊》



掃描二維碼,立即報名參與直播
資料包亮點搶先看:
PART 1:靶向治療動態(tài)監(jiān)測——鎖定最佳干預時機
利妥昔單抗治療過程中:通過監(jiān)測外周血CD20+/CD19+B細胞數(shù)量,在B細胞數(shù)量恢復(CD19+B細胞≥5個/μL)時,追加利妥昔單抗劑量,對患者維持治療、減少復發(fā)時有效[2];
抗CD20藥物(如利妥昔單抗)治療后:大多數(shù)患者的B細胞水平幾乎為零。如果B細胞實際上仍然不存在(0.3~0.5個/μL), 則可以分出亞群且提供預后相關信息,但需要獲取到足夠的CD45+細胞數(shù)(>1.0~1.5×106)。如果B細胞比較容易檢測到(>1個/μL),記憶B細胞明顯存在,則表明無反應或可能復發(fā)[3,4]。
PART 2:漿母細胞雙場景應用——診斷與治療
抗CD20藥物治療后:漿母細胞可以作為治療的有效監(jiān)測指標,0.8個/μL是復發(fā)的臨界值[2];
活動性IgG4-RD患者的監(jiān)測:活動性IgG4-RD患者中(無論血清IgG4是否升高)D19?CD24?CD38hi漿母細胞絕對計數(shù)顯著升高。我國研究證實,活動期患者計數(shù)明顯高于緩解期[5]。



掃描二維碼,立即報名參與直播
從為自身免疫疾病的診療中提供新的監(jiān)測角度出發(fā),無論是疾病機制探索、預后評估,還是個體化治療選擇,B細胞亞群檢測都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。期待與您共同探討這一前沿領域!
參考文獻(上下滑動閱覽)



點擊至
小貝智選商城

點擊至
中文

掃碼關注
視頻號

掃碼關注
丹納赫生命科學

掃碼至
小貝學習中心
* 版權聲明:未經(jīng)授權,不得對原有的文字圖片等內(nèi)容進行變動、重新編排或者增加新的內(nèi)容,貝克曼庫爾特生命科學保留在不告知前提下隨時更新版本的權利。